盛夏的西柏坡,滹沱河水映照着中共中央旧址的土坯房。近日,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40余名技术骨干来到这片红色热土,在西柏坡党校开展"传承红色基因,锻造质量铁军"专题干部培训。三天的沉浸式学习,让这些平日与检测设备打交道的工程师们,在革命历史中找到了质量工作的精神坐标。
在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一份泛黄的《材料管理制度》(西柏坡纪念馆藏XB-1949-028)引起了学员们的特别关注。这份制定于1949年初的文件明确规定:"所有办公用纸必须双面使用,铅笔需用到无法握持为止"。这种对物资的极致节约,与汽车检测工作中数据精确的职业要求产生了奇妙共鸣。"当年党中央在物资匮乏时仍坚持制度化管理,今天我们检测设备先进了,更要把严谨作风传承下去。"一位学员深有感触地说。
西柏坡党校特别设计的"质量溯源"课程,将历史智慧与现代检测技术有机结合。在中央军委作战室,学员们通过新技术"回到"1948年,目睹了周恩来同志如何用放大镜逐字核对作战电报的场景。这一幕让从事碰撞测试的技术员小王深受触动:"周总理对待文字的严谨,就像我们对待每一条测试曲线。"培训结束后,检测中心立即启动了"数据质量提升月"活动,将"零差错"标准落实到每个检测环节。
在西柏坡纪念馆的展厅里,学员们久久驻足于一台老式手摇计算机前。讲解员介绍,当年计算淮海战役军需物资时,工作人员就是用它反复验算三遍确保无误。
夜幕下的"质量夜话"成为培训亮点。学员们围坐在打谷场,就着煤油灯畅谈学习体会。灯光下,一位学员分享了他们正在攻关的自动驾驶测试新标准:"就像当年党中央在简陋条件下谋划建国大业,我们也要在现有基础上突破技术瓶颈。"这番话语引来阵阵掌声,现场当即成立了三个技术攻关小组。
培训的最后一天,全体学员在五大书记铜像前庄严承诺:要把西柏坡精神转化为提升检测质量的实际行动。目前,检测中心已制定《检测服务"西柏坡标准"》,将"两个务必"要求细化为21项具体指标;同时启动"红色检测先锋"评选,将政治素养纳入技术人员考核体系。
"站在革命先辈工作过的地方,我们更加明白了质量工作背后的政治担当。"中汽研检测中心负责人在总结时表示。这次特殊的干部培训,不仅让技术人员接受了精神洗礼,更找到了将红色基因融入检测业务的有效路径。正如西柏坡那棵历经风雨仍挺拔的松柏,中国汽车质量事业必将在传承与创新中不断向上生长。
作者:西柏坡培训基地李老师
高老师:13663110508
王老师:13731188192
地 址:西柏坡纪念馆馆委会南侧约30米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