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

课程咨询

0311-80761656  13663110508

//cdn.myxypt.com/9d62fbaa/21/09/565c6614c1cdb2ee146d17b6c0218db86031a9de.jpg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新闻资讯>红色教育

从"六条规定"到新时代从严治党:西柏坡党性教育的当代启示

2025-06-09
1023次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召开前夕,毛泽东同志亲自拟定了一份特殊的"入住须知":所有参会领导不得自带厨子、保姆等随从人员,一律使用会议统一配备的服务人员。这个鲜为人知的历史细节,如今被完整保存在西柏坡纪念馆的档案中,成为西柏坡平山党校党性教育中最生动的教材之一。

在西柏坡平山党校的红色教育培训课堂上,这个看似平常的规定被赋予了深刻内涵。当时中央机关刚刚结束陕北转战,部分干部开始出现讲究待遇的苗头。毛泽东同志敏锐地察觉到这种危险倾向,通过这项规定,实际上确立了中国共产党进城前的第一条"纪律红线"。党校教师介绍:"这项规定与后来七届二中全会提出的'六条规定'一脉相承,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进京赶考'的纪律保障。"

当代党性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让党员干部在和平环境中始终保持革命战争年代的那份清醒。西柏坡平山党校创新开发的情景教学《从西柏坡到新时代》,将历史与现实巧妙连接。学员们通过角色扮演,分别体验1949年制定纪律规定的决策过程与新时代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具体实践。这种跨越时空的对照教学,让许多学员第一次深刻认识到:"原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是新要求,而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生命线。"

在专题研讨环节,党校引导学员重点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当年条件艰苦时反而容易保持优良作风,而现在条件好了却要反复强调纪律建设?通过分析西柏坡时期中央机关"三不"原则(不搞特殊化、不接受礼物、不随意增加编制)的历史档案,学员们逐渐形成共识:党的作风建设本质上是一场永远在路上的自我革命,环境越优越,考验就越严峻。

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最具特色的,是将历史智慧转化为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论。在"新时代群众工作创新"课程中,教员会带领学员重温1948年中央工委在西柏坡开展的"开门整党"经验。当时党组织主动邀请普通群众参与党员评议,这一创新做法使党群关系空前密切。今天,这一历史经验被创造性转化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实践指南,许多参训干部表示,这种源自历史的智慧比单纯的理论说教更有说服力。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西柏坡平山党校的红色教育培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学员们走过毛泽东同志曾经居住过的土坯房,看着屋里简陋的陈设,再对比今天少数干部追求奢靡之风的案例,这种强烈的历史对照往往能引发最深刻的思考。一位参加培训的年轻干部在心得中写道:"我终于明白,党性教育不是简单的忆苦思甜,而是要让我们在历史与现实的对话中,找回共产党人最本真的精神品格。"

这种以史鉴今、古为今用的培训模式,正是西柏坡红色教育培训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所在。在这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是抽象的理论,而是可触可感的历史延续;全面从严治党不是突然提出的要求,而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传家宝。通过这种富有创意的教育方式,西柏坡平山党校正在为新时代党的建设培养一批又一批明白"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合格答卷人。

作者:西柏坡培训基地李老师


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

高老师:13663110508

王老师:13731188192

地   址:西柏坡纪念馆馆委会南侧约30米西柏坡干部培训基地